主 講 人:瞿佰華
地 點:陽光科技園中501
主 辦 方: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開始時間:2019-09-22 09:00
報告內容:隨著傳統(tǒng)化石燃料等資源的短缺,,溫室效應及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可再生清潔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然而,,其間歇性和區(qū)域性缺陷,需要大規(guī)模儲能系統(tǒng)(ESS)的輔助,。目前考慮用于ESS的儲能體系有鉛酸電池,,高溫鈉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鈉元素在地殼中含量豐富及分布廣泛,,而且與鋰具有極其相似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最近幾年相關研究報道,,鈉離子電池等儲能器件的性能展現出與鋰離子電池相接近的潛力,相對于傳統(tǒng)高溫鈉硫電池又具有比較高的能量密度,,價格遠低于鋰離子電池,,因此開展鈉離子基體系儲能器件相關研究對ESS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報告主要介紹基于鈉離子體系能源存儲器件的一些工作,,主要包括:可控制備一系列硫化物及石墨烯基二維復合材料,,在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優(yōu)化及儲鈉機理方面進行初步探索;此外,,通過簡單的一步構筑硫化物三維碳基體復合結構,,探索作為鈉離子電池負極電化學性能優(yōu)化以及組裝鈉離子電容器等方面開展工作;最后,,本報告也將報告通過鈉離子均勻摻雜在富鋰錳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體相中,,以鈉離子引入誘導產生豐富缺陷(堆垛層錯)的方法,結合元素摻雜提升結構穩(wěn)定性以及缺陷提升電化學性能兩者的優(yōu)勢,,為探索鈉離子摻雜在高容量鋰離子電池正極體系結構穩(wěn)定及容量保持等方面提供一種新思路,。
個人簡介:瞿佰華,廈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獲教育部學術新人獎,福建省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工作者” 稱號,。2014年獲得湖南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2012年-2015年間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進行聯合培養(yǎng)學習及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后加入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鈉離子(金屬)電池,、鋰離子電池和固態(tài)儲能器件等電極設計及性能優(yōu)化探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項目,,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上發(fā)表SCI論文50余篇,,論文SCI總引2800余次,H因子23,。